回忆之所以成为回忆,因为那是回不去的一段记忆。回忆曾经的酸甜苦辣,回忆曾经的爱恨情仇,但是逝去了终究是逝去了,那些画面也只能在酒醉后的黯然伤神,或是梦境中的镜花水月偶尔浮现,再也回不来了。
但是有着这样一个人,很多人说他活在梦里,说他入戏太深,说他是个疯子。他一直保留着清朝皇族的习惯,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无不向世人展示着:“我是爱新觉罗家族最后的继承者,是满清皇族的最后牌面。”
爱新觉罗是我,皇族也是我
这个不顾外界眼光,坚持按照清朝皇族习惯作息的男人叫做爱新觉罗州迪,汉族名字叫周佑钱,出生于广州。按照他的说法,他是堂堂大清皇族的后裔,是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十世孙,也是中国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堂弟。
展开剩余81%总而言之,所有的身世看起来都是那么“雍容华贵”、浑然天成,他自己坚定不移的说辞也很难让人完全不相信他是皇族的后裔。
根据他自己的说辞,自己一家的生活之前非常低调,父亲是清朝忠臣,一直教导孩子们不能忘记列祖列宗,不能忘了自己来自哪里。后来因为时代更迭等各种原因,满族人要向汉族人靠拢,因此他们一家的生活就变得非常低调,尽可能不张扬,名字也启用汉族名字,不暴露自己皇族的身份。
但是为了在低调生活中保持自己皇族的身份,在家里时要保留皇室的传统镕盛配资,衣服也尽量选择带黄色的,甚至皮带也要用黄色的。
后来随着新时代的变迁,爱新觉罗州迪认为已经不需要再作什么掩饰了,再加上年纪也大了,对于自己的宗族文化愈发地看重。因此从2002年起,爱新觉罗州迪本着“能保留一点就保留一点”的理念,重新将清朝王室的作风习惯拿到了阳光之下。留起清朝辫子,开始当街穿着明黄色衣服,完全不理会世人的眼光。
当问到他时,他笑着说就算做到如此,说自己是大清皇室的子孙别人也很难相信,所以他不在乎别人怎么想,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就好。这份心态着实难能可贵。
皇族身份颇受争议,疑点重重
有一些学者在了解了爱新觉罗州迪的身份后对此产生了质疑,表示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他的很多身份信息是存在疑点的,他的皇族身份也受到了专业人士的质疑。
首先提出质疑的是广州满研会会长汪曾猷,同时他也是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满族研究所的研究员,在对满族宗族文化和血脉传承上颇有研究。
汪宗猷对爱新觉罗州迪的身份首先提出质疑:根据史料记载镕盛配资,爱新觉罗多尔衮生卒年为1612-1650,享年38岁,期间共有六妻四妾,但仅仅只生了一个女儿,并没有儿子传承。那既然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多尔衮的十世孙”这个身份又是从何而来?
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佟顺对爱新觉罗州迪的姓名辈分也提出了质疑。满族辈分的排列方式非常严格,作为皇族的爱新觉罗更是如此,子孙应严格按照“载、溥、毓、恒……”之类的顺序排列。
但是之前爱新觉罗州迪上门拜访递来的名片上写的却是“毓迪”,这个辈分很明显与末代皇帝溥仪不是一辈,但爱新觉罗州迪却声称自己是溥仪的堂弟。而且爱新觉罗州迪的汉族姓氏使用的“周”,但是包括溥仪等同辈人在内,爱新觉罗家族使用的汉族姓氏绝大部分是“金”,这一点也相违背。
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宗族文化方面。汪宗猷说,清朝规定满族人聚居地不得离城超过40里,也不能经商,所以大部分的满族人那时候遵从祖训,只做些小劳动力或者小贩之类的工作养家糊口。
但是爱新觉罗州迪一家的住址和家族经商史明显与清朝祖训相悖。总而言之,众多专业人士提出的疑点公之于众,让人更难信服他是皇族的后裔了。
任众说纷纭,我自巍然不动
即便是受到了众多专业人士的质疑,爱新觉罗州迪也没有退让半步,而且这些疑点由于确凿证据不足,最终也只能成为疑点而非事实。爱新觉罗州迪仍旧保留着满清皇族的行为习惯,在别人问及他一些风俗时,他也会滔滔不绝和大家讲起来。
就关于清朝人留辫子他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不敢随意剪头发。但是满族祖先是靠骑马打猎生活,头发太长诸多不便,于是就扎了这样的辫子。”他对形象尤其注重,一定要收拾的干干净净才能出门,“失礼对不起伟大的祖宗”。
但是这位皇亲国戚也曾做过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春运期间他来到广州火车站买票,但是春运的票有多难抢就不用多赘述了,他没能买到票,于是勃然大怒:你们这些人是怎么办事的?我和这些普通人怎么能相提并论,我是皇族,你们都是奴才!此话一出,大家都讽刺他入戏太深。
或许有些事他做的确实可笑,但是在保留古代文化这方面他却也做出了贡献。他对四合院的感情极其深厚,当听说广州最后一套四合院——北斋要被拆除的消息时,他对此叹息不止,于是四处奔走,希望能让广州留下这个最后的四合院,保留最后的文化传承。
四合院建筑是拥有着深远中国建筑文化内涵的一种,更何况广州的四合院本来就非常少,要拆除仅剩的一座四合院,其实无论是谁都会觉得有些可惜。
大清王朝是他回不去的记忆,我们暂且不论爱新觉罗州迪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皇亲国戚,也不论他到底是不是为了博取关注或是疯了。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作风,不在乎大家另类的眼光,在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保留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
我们也没有必要对他与众不同的行为习惯指指点点,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毕竟我们都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星辰,只不过运行的轨道不同罢了,对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镕盛配资,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发布于:天津市顶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